来源:《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》-罗伯特·戴博德(英)
我们看到的自己,并不一定总是我们喜欢的样子。从当下的你,变成你想成为的自己,必定要经历行为和态度的转变,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,需要勇气和觉醒。为什么很多人会拒绝打开这扇学习之门,因为它通向一条艰辛之路。
鼹鼠有一天去看望好朋友蛤蟆,无意间在门外看到了平常光彩照人的蛤蟆不寻常的悲伤情绪。回家告诉了共同的朋友河鼠,正巧河鼠在报纸上看到了心理咨询师苍鹭的广告,提议劝说蛤蟆去看心理咨询。
鼹鼠和河鼠前去蛤蟆家的路上,遇到了獾-共同的严厉长辈,和蛤蟆的父亲是好友。獾了解情况后立马同意大家的想法,积极揽头去帮助蛤蟆。
由此蛤蟆在一开始被朋友们的关心下,不得不来到了苍鹭心理咨询室,在苍鹭的引导式的心理咨询上,逐渐探索了内心深处的秘密,意识到童年对自己以及身边所有人的影响,渐渐从习惯性情绪化责怪自己,变得理性正确看待所有的情绪,最终还是积极起来拥抱“成年人状态”。
人的自我状态上有这样的三位一体
一位诗人说过:“孩子是成年人的父亲”。
童年体验到的最强烈的情绪,不可避免地变成我们成年后经常有的感受。
“儿童自我状态”:当一个人处于“儿童自我状态”时,是指他的行为和感受都像一个孩子。⚠️这不同于“幼稚”,而是“像孩子一样”。
这是由童年残留的遗迹搭建而成,包含小时候体验过的所有情感。幼年时,这些基本情感逐渐发展演变成更微妙、更复杂的行为模式,这些行为模式成为自我的核心,融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,定义了我们一生的行为。正因为这样,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场景会激发我们的基本行为模式,让我们自动做出反应,所以我们会和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。具体的情绪和场景因人而异。
所以处于儿童状态没有好坏,只是会产生一些效果。
”儿童自我状态“可分为:“自然型儿童状态” 或者 “适应性儿童状态”。
孩子出生来到这个世界,携带一些天生的基本情感:
以上的基本情感加在一起,构成了“自然型儿童”。也就是说,当我们看到一个人处于以上的情感,可以说他正处于“自然型儿童”的状态里。
不过愤怒这一情感更为复杂。
从出生第一天开始,以上天生的情感开始运作。但是人的成长过程情感世界的继续丰富有着很多其他的因素,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父母。
为什么孩子只能学会忍受并学会应对父母的各种状况?因为无处可逃,孩子唯一能做的就是去适应他们每一次的喜怒无常。 由此,产生了与“自然型儿童”不一样的“适应性儿童”。
很多长大后的人不觉得,甚至完全否认自己现在身上有“适应性儿童”状态。可如果要更好地理解自己,就需要跟自己的情绪做联结,并理解这些情绪。如果否认它们,无论是用无视还是压抑的方式,结果都像是做了截肢,就如身体的重要部位被切掉了一样,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人也是一个残缺的人。
而“适应性儿童”的“适应”,往往就体现在适应 (无论是他人或者自己的) 愤怒上。愤怒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基本情绪之一,父母的严厉挑剔,孩子自动想要去适应父母的愤怒以便利于生存。儿童能想到的方法就产生了:顺从他们、同意他们的大部分想法、自己努力来取悦他们、总是主动的道歉、总是依赖他们、对自己不诚实(PLOM)。
PLOM: Poor Little Old Me
顺从行为可能导致有些人学会了把依赖当成生活方式。也就是说,等到儿童达到成人年纪,社会规则下离开了父母,”适应性儿童状态“依然在起作用。会自然而然把和父母性格类似的人关联在一起,启动”适应性儿童状态“来依赖新接触的人,甚至极大可能重复从小就经历的自我伤害(顺从他人、贬低自己、取悦他人、积极道歉…)。
这样的人永远都没有真正长大成人。因为成长的本质就是要减少并最终打破这样的依赖关系,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。很少有人能完全达到这点,有些人能部分达成,而很多人则会依赖一辈子。
正是由于长大后终于明白了愤怒是我们与生俱来的基本情绪之一,是我们行为的必要组成部分,不可能完全压抑下去。
那么请质问自己为什么现在仍然不去生气呢?是因为长大后明白虽然占了上风,但是又完全依赖这些人,怎么能直接生气呢?更何况还算爱着他们。
所以要学会的是如何不带攻击性地发火。用缓和的方式来释放愤怒,让别人几乎觉察不到,这样就不会让任何人不安。
儿童如何释放愤怒(由强到弱的方式):
叛逆>撒泼>怄气>任性>郁闷>拖延>厌烦>退缩
所有这些行为策略实际上都是从我们童年发展而来的防御机制,用来保护我们免于收到伤害。
所以当一个成年人怄气、撒泼、郁闷或是厌烦的时候,我们会想他们究竟是行为不当,还是在无意识或无法控制地重演童年的行为模式。
在道德层面上,这类行为没有错,但是会导致两个后果,且都是负面的后果:
以上的论述即是,就算是成年人,处于“适应性儿童状态”面对 愤怒,可能做出和儿童一致的行为来释放愤怒,并不一定是好事。那么该如何学会当一个成年人?
“父母自我状态”:处于这一状态,我们表现得正如自己的父母。
“父母状态”包含了自出生起,我们从父母那里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,还包含了对生活的批判标准,让我们借此判断是非对错。这些价值观来自父母,所以父母是最能左右我们行为的人。他们的言行塑造了我们童年的生活,也不可避免地对我们之后的人生产生影响。
父母状态中有比较常见的类型:挑剔型父母,这一类型的父母爱批评人、愤怒、严厉…
相信有人会说:自己并没有感觉到有”父母自我状态“。
请首先界定如下问题:
那么接下来的问题是:”自己这种情况是怎么产生/运作的?“
很显然,是因为自己的“父母状态”运作起来和其他人不同。
”挑剔型父母“这一类型通常像一个法官,一只在控诉别人,给他们定罪,然后顺理成章地惩罚他们。如果自己有这样的父母,在不觉得自己有这样的“父母状态”下,很可能是因为自己虽然没有像父母一样一直审判他人,但是一直在审判自己,惩罚自己。
当自己意识到这一点,能停止自我批判吗?能对自己好一些吗?最重要的是,能开始爱自己吗?
虽然父母对我们的影响极大,但每个人自身的独特性确保了我们不是父亲或者母亲的复制品,而是独立的个体。
在“儿童自我状态”和“父母自我状态”恶劣部分的影响下,我们成长后甚至会和新认识的人们达到一种“共谋状态”,偷偷地或无意识地配合对方,来给自己制造不快,同自己共谋来谴责自己,自己不自知到连潜意识也没能察觉。这就是在玩心理游戏,而且在游戏里输的人才算是赢家。
如果你决心要改变,那么应该还存在另一种自我状态,让我们既不会表现得像父母,也不会感觉像孩子。在这个自我状态里,更像大人,更像当下的自己。
“成人自我状态”: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。让我们能应对此时此地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。
也就是说能计划、考虑、决定、行动,能理性而合理地行事。处于这个状态时,我们所有的知识和技能都能为自己所用,而不再被脑子里父母过去的声音所驱使,而不会被童年的情绪所围困。相反,我们能思考当下的状况,基于事实来决定要怎么做。
首先要明白,没有人能“让”我们产生什么感受,除非他们用蛮力胁迫你。说到底,是我们“选择”了自己的感受。我们“选择”了愤怒,我们“选择”了悲伤。
相比于责怪别人,试试负起责任:为自己的行为负责,包括自己的情绪。这意味着一个天大的好处,能开始对此行动了,如果为自己负责,就会认识到对自己是有自主权的。因此就知道自己有力量来改变处境,更重要的是,有力量改变自己。
学会原谅无法再合理释放愤怒的事情或人。
学会为自己的情绪,行为做正确的决定。
在回忆时不再谴责自己,找到事件之间的联系,客观地去看,而不再感到内疚。慢慢理解为什么有些事情会以那样的方式发生,以及会带来怎样的影响。总的来说: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,并从中学习领悟。
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,从而打破童年延续而来的因果循环,让真实的自我摆脱过去经历的束缚,在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。
”成人自我状态“很难,是因为这个过程需要艰辛的努力和刻意的思考。在另外两种状态时,几乎不需要去思考,因为我们知道要做什么、要说什么,就好像在演戏一样。
有这样四种态度:
NIGYYSOB: Now I’ve Got You, You Son of Bitch.
利于理解,请在脑海中想象上北(我好),下南(我不好),左西(你不好),右东(你好)。
一旦我们在童年决定用哪种态度和观点,我们就会在随后的人生里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。这些态度和观点,变成我们存在的底层架构。从那以后,我们便建构出一个世界,不断确认和支持这些信念和预期。也就是说,我们把自己的人生变成了一个“自证预言”。
这些理念不是用来给人贴标签,攻击羞辱别人的。它们只是用来理解行为的方法,尤其是理解我们自己的行为。由此就有了“情商”:
情感智力让我们在自我成长和完善的路上走得更远,因为带我们从独立的个体走向共生的关系。
独立性:隐含了做自己的自豪感,还包括独特的才能、与众不同的部分。独立的人时刻守护新发现的自主权,如同一个曾被殖民的国家重获自由一样。
共生性:体现出成熟和自我接纳,还包括求同存异地接纳他人。共生性可以让我们在社交和工作上与别人有效联结,协同合作。
你被称在天平里,显出你的亏欠。
男孩里的男人,男人里的男孩。
残暴命运如投石飞箭般地摧残。
每个人的早年经历本质上不同,所以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一个不同的世界。外面的世界变成了在我这里的世界。
谁在问你?是生命本身,特别是你体验到的生命